2011 - 成報
心情解碼 - 適當治療助患者過新生
文/梁偉正
"醫生啊!我昨天又睡不著了"
"為什麼啊!之前見到你的睡眠情況已大為改善"
"呀~~~呀,可能因為今天要見醫生罷!"
"啊!那麼我便是你失眠,焦慮症的元兇了." 醫生有時候會和焦慮症的病者說說笑,以減低他們緊張的情緒.
焦慮症的患者對將來發生的事情容易產生擔心及恐懼的情緒,像古時的忌人一樣憂天.
他們會擔憂著明年公司的生意額,會憂心著兒子下個月的學期考試,甚至乎會擔心著明天到診所見醫生. 此外,他們身體方面亦容易會有
不同的病徵.這些包括心跳加速,口乾,手震,冒汗,頭痛,坐立不安,容易疲倦,胸口不適,小便頻密,頭暈,眼花,失眠及發惡夢等.
其實,我們每人對將來的事情或多或少會有不安,這是正常的防衛機制,好使我們對將來有所準備,但焦慮症的患者對不安的標準尺會較我們一般的低,所以容易憂慮.這反而會影響到他們對日常生活的處理能力及心情.若有適當的治療,被焦慮所困的情況是會顯著的減少,心情亦會大大改善,與人相處便培添信心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