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星島日報
心靈埔手(五)

「女人四十」不易為


文/梁偉正


首先,請親愛的讀者們不要誤會,這篇文章不是要去探討甚麼「敗犬女皇」或「中女危機」,而是要去談一談電影「女人四十」中的主要人物。

「女人四十」是一部描繪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的電影。片中女主角蕭芳芳年過四十,面對着家庭及工作兩方面的壓力。後來家翁喬宏得了老人痴呆症,她便成了喬宏的主要照顧者。

家翁會夜半起床大叫,隨處小便。幻覺使他相信自己正身處於抗日戰爭當中,而令他手舞足蹈,高聲叫喧。再加上失去時間感,認不得自己的家人及暴躁的脾氣,身為媳婦的蕭芳芳在初時感到非常厭惡。小叔及小姑(羅冠蘭)都不願照顧喬宏,她唯有獨力承擔責任,另外又要面對外出上班的壓力。

「照顧者的壓力,獨力承擔的辛酸,有苦而無路訴,滴汗而無人能了解...」

此等種種很多時都被社會、醫護人員忽視。大家的注視焦點都放在高錕的疾病身上而很少有說及對高太(黃美芸)的物質支援,時間支援及感情支援。而其實,最為痛苦辛酸,背上千斤重擔,付出了無數心血及時間的就是患者傍的照顧者,我可以大胆的稱呼他們為「無名英雄」。

比起那些以辦服務為名而惑世盜名之輩,他們更值得我們向之敬禮。
從前是彼此智趣相投,每一句說話溝通便使雙方增添對生命的了解。
現在相對無詞(晚期痴呆症患者會喪失溝通能力)。
但至少,我知道曾經與另一靈魂擦出火花。
軀體有涯而靈魂無涯。
時值中秋,只想再背誦一回蘇東坡的「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」。


醫學小知識:
老人痴呆症有多個成因,而當中以阿氏痴呆症及血管性老人痴呆症最為常見。
阿氏痴呆症是有關於腦神經的逐步退化而血管性痴呆症則與中風(或輕微中風)有關。
六十五嵗以上的長者大概有五巴先機率患上此病,而機會率會隨年歲增長而一起上升。
患者會有記憶衰退的情況。語言能力變差,自我照顧能力減弱。
有些時候,他們更會有幻覺、妄想及情緒行為的失控問題。
及早發現及治療,可透過藥物及其他訓練安排而減輕病情。